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城 >> 详情
安徽:开辟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
来源: 安徽经济网      时间:2023-08-23 06:37:4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氢能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物是水,能够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被誉为最干净的能源。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近年来,我省不断开辟氢能源新赛道,多个城市布局氢能产业。

在六安市金安区,这里的公交车运行既不加汽油、天然气,也不使用锂电池,而是使用氢能。不仅是公交车,今年4月,我省首个氢能环卫示范应用场景也在六安市落地,这也标志着全省氢能环卫的应用场景空白被正式填补。

规划建设全省首个氢能产业园;建成全省首条万套级氢燃料电池自主生产线、首座加氢站;获批全省首个氢燃料电池院士工作站;开通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作为我省最早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城市,六安市大力开展氢能公交、物流车辆、氢能综合利用站、氢能叉车等场景应用,2021年8月正式进入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城市群,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唯一入围城市。

2017年,六安市就开始谋划布局氢能这一“未来”产业,引进明天氢能这家集自主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氢能最大的优势是环保,目前,我们已经有30多台氢能源公交车、工程车、环卫用车投入使用,最多的行驶里程已经超过20万公里,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朝云介绍,经过几年发展,明天氢能在燃料电池电堆,电堆核心零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及系统测试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该公司拥有从30kW到150kW的多款电堆产品,其燃料电池的体积比功率超过了4.0kW/L,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同时,拥有年产能1万台套燃料电池系统的工厂,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等联合开发了金属单极板冲压工艺、金属双极板激光焊接工艺等八大工艺,并拥有相对应的生产单元。

今年6月21日,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对六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下了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及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的定位。六安市迅速行动,围绕“一基地、一高地”这一产业定位,出台了《六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将氢能及燃料电池纳入重点发展的三大领域,将积极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加氢设施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建设以及国内外合作,巩固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为我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出积极贡献。

夜深人静时,在位于金安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里,一套PEM制氢系统正在利用低谷电电解水制造氢气。这是我国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储、发”氢能技术在国内首次全面验证和工程应用。“利用低谷电,我们每小时可以生产氢气220标准立方米,一天可以产氢180公斤。在用电高峰,我们会利用PEM燃料电池将储存起来的氢气用于发电,最大发电功率1.3兆瓦。根据测算,理想情况下,利用氢、电相互转换,每3度低谷电可以在高峰期发1度电。”该站运维人员介绍说。

在氢能产业发展进程中,制氢、运氢、加氢等一系列产业都亟待发展,而六安在这一领域无疑走在了前列。2018年,该市就建设了全省首座加氢站,目前全市共有2座加氢站正在运行使用中。

伴随着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和市场应用的不断推进,目前,安徽正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于政策方面,2022年11月,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安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技术路径、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除此之外,《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均将氢能列为重要发展领域。

以氢为“能”,开辟氢能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聚焦“制、储、运、用、研”等关键环节,安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拓宽拉长氢能产业完整产业链。(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田云泽)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